带鱼
发表于 2024-2-4 22:05:42
femboy
长安乐
发表于 2024-2-5 00:20:18
晚上学习查找了部分相关资料 还是用柏拉图做引子深入性别二元来聊聊
我是罗罗11
发表于 2024-2-5 11:51:16
看了帖子差点变男娘
长安乐
发表于 2024-2-5 14:33:22
我是罗罗11 发表于 2024-2-5 11:51
看了帖子差点变男娘
絶頂体験
长安乐
发表于 2024-2-5 14:50:20
Anakreon的诗文中就有古希腊对cinaedic的描述
οὕτω νικήσαιμί τʼ ἐγὼ καὶ νομιζοίμην σοφός.
μὴ φύγʼ ῡ̔μῖν ὅ τι ἂν δεῄ πείσομαι.
μὴ οὐ πείσῃs σοφούς.
Εἰ γὰρ τοσα τῷ αὐλίῳ ἐστίν.
眼光顾盼如少女的少年,
我追逐你,你不理睬,
你哪知道我灵魂的缰绳,
是由你掌握的
长安乐
发表于 2024-2-6 03:00:00
本帖最后由 长安乐 于 2024-2-6 03:06 编辑
第三部分:
—————Chlidê的文化变迁——————
在古代同样存在着在表征或文化上对性别二元划分的挑战:
男旦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特殊角色,指的是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。这种角色起源于封建社会,当时女子无权登台演出,因此戏剧中的旦角只能由男性演员来扮演。男旦在表演时会刻意模仿女性的举止和动作,以使角色更加真实。
在日本的歌舞伎表演中,也有类似的角色存在。女歌舞伎在盛行之初即被禁止,因此至今仍多全以男性表演,其中「女方」这一行当即为扮演女性角色。
东方文化圈有着「好男风」的传统文化,从春秋时期楚灵王好士细腰,让群臣节食开始,贵族阶级开始追求一种纤柔的女性美。而近代明清兴喜男风、狎优蓄童更为甚,甚至出现「不重美女重美男」「有歌童而无名妓」的情况。自西风东渐和新中国后,这种风气遭到抨击而渐渐没落。例如鲁迅先生就在《论照相之类》中讽刺的说「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,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」。
在古希腊雅典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,他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对话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思想观念,《会饮篇》作为其中的一部分,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美的本质,其中不乏对“漂亮的人”这一概念的深入讨论。
在《会饮篇》216D中,柏拉图以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提到了“漂亮的人”。然而,与现代的理解不同,这里的“漂亮”特指男性之美,尤其是那些年轻貌美的少年所散发出的魅力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一些男性对这种美的追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他们在青年发育期间,并不将面色苍白视为不幸,反而对此抱有一种特别的青睐。如《国家篇》474E所述,他们甚至更倾向于追求那些看似弱不禁风的年轻人。
从性别美学的角度来看,这种偏好具有深刻的含义。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化现象的存在,还涉及到了所谓的“男色之好”。在柏拉图的时代,希腊社会中普遍认为“弱”是女性的特质,而男性则应当表现出力量和坚韧。柏拉图本人在《国家篇》中就将女性定义为“较弱的性别”,并强调男性的强壮。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在《动物四篇》中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女性的“弱”,并将其归因于生理上的差异。
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,当男性选择表现出“弱”时,他们实际上是在跨越性别的界限。如果男性总体上被视为强大的性别,那么示弱就意味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变得“女人气”。然而,正如柏拉图在《裴德罗篇》中所描述,这种现象在当时的雅典却颇为流行。他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爱人形象,这种人生活在温暖舒适的小屋中,远离户外的新鲜空气和劳作的汗水,依赖化妆品来增添魅力。
“涂脂抹粉”作为一种改变外表的装扮技术,它的出现标志着性别领域出现了人为的“伪”特征。这导致了一种表面上的矛盾现象:一方面,性别等级制度已经确立;另一方面,部分男性却乐于扮演“娇弱的性别”,这也暗示了自我降格的可能性。
感谢您能看到这里 用保守谨慎的态度分析背景是我正在努力着的
长安乐
发表于 2024-2-6 03:18:18
如果我的文字能让您产生一点“想要深入了解”的想法,那真是我最大的幸运了
包油奶
发表于 2024-2-6 17:01:42
岛被男娘入侵了嘛 QWQ
长安乐
发表于 2024-2-8 23:59:40
今晚会肝一下下,明天把男娘帖完结了,参考消息订到10号,但是邮局放假,所以到初五才把最后两天的给我,今天拿到报纸时上面写的,春节大家都放假了呢,岛友们新年快乐哦,注意保暖 好好休息 最近我又感冒了……
helloworld
发表于 2024-2-9 09:04:54
长安乐 发表于 2024-2-8 23:59
今晚会肝一下下,明天把男娘帖完结了,参考消息订到10号,但是邮局放假,所以到初五才把最后两天的给我,今 ...
加油加油